醫學美容診所在執行麻醉業務上惹出事端,已不是頭一遭,近期更有診所醫師在施術之前,沒有事先釐清病患的身體健康狀況,導致患者在全身麻醉的過程中,併發「惡性高熱」的嚴重後遺症,過程更耽誤搶救的黃金救援時間,使得病患於到院前便已終止了呼吸心跳。發生這樣的憾事,更顯現出部分醫美診所,在麻醉相關問題上的疏忽。
雙醫師手術? 營運成本恐動搖麻醉安全
有些醫美診所因為營運問題,顧及人力與預算考量,在麻醉安全上並沒有為病患做良好的判斷與規劃,而是在詢問過病患怕痛程度與希望執行的麻醉方式後,由手術醫師搭配業界俗稱「麻姊」的麻醉護理師進行麻醉。2018年時,衛福部也考量麻醉意外頻傳,規定臉部削骨、臉部以外部位削骨、中臉部或臉頸部拉皮、鼻整形、單次抽脂量達一千五百毫升或總抽吸量達五千毫升、腹部整形、全身拉皮、義乳植入之乳房這8大醫學美容類型手術,手術時需要有兩名醫師,其中一名必須為麻醉專科醫師或是受過麻醉專業訓練的醫師在場執行麻醉業務,藉此保障病患安全,但以最近新聞發生的事件觀察,不遵守法規的業者還是大有人在。
麻醉專科搶破頭 多診所爆醫師荒
執行面為什麼那麼難?麻醉醫師會根據病患的身體狀況、過往病史、是否有藥物過敏及手術大小(包含時間與部位)等進行評估,再為其選擇適合的麻醉方式進行手術前的舒緩。要成為麻醉專科醫師還須在指定訓練醫院,完成4年以上臨床訓練,並取得醫院結業證書,或領有衛生署核可海外麻醉專科醫師認證,才能進行執業。而台灣現行麻醉專科醫師數量短缺,因此專業的麻醉科醫師除了醫院的麻醉科本業外,也會於各大有手術需求的醫療院所進行「兼診」,在這個有價市場上,「物以稀為貴」,一般小診所想要聘請麻醉專科醫師的成本也就更高了,因此衛福部的管理辦法才會由原訂全部醫美項目皆需要麻醉專科醫師執行改為8大項,藉此減輕執業診所端的負擔。
3麻醉方式 處理各式醫美手術
一般醫學美容診所在麻醉執行上有3種選擇:局部麻醉、靜脈鎮靜麻醉以及全身麻醉。
- 局部麻醉
適用於雙眼皮等小手術,會於局部位置進行注射,依據施打劑量,暫時性阻斷神經傳導,讓該部位於手術期間暫時沒有疼痛感。
- 靜脈鎮靜麻醉
坊間又稱舒眠麻醉,其透過靜脈給藥,使治療者進入睡眠狀態,但因為靜脈注射並沒有使大腦停止活動,因此還需要在施術位置進行局部麻醉,阻斷痛感傳導,是現行醫美診所較常使用的方式。
- 全身麻醉
進行全身麻醉前須禁食8小時,手術過程中全程會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需插管幫助維持施術中的呼吸,並用監測系統觀察病患的生命徵象,使手術順利進行。
識別含混不明的稱呼 為人生安全把關
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手術安全,削去含混不清的名稱,適當的正名是必要的作法。目前部份同業,會請有受過專業麻醉訓練的護理師代替麻醉醫師執行麻醉工作,但在法律上,麻醉護理師並非正式稱謂,有些診所為了讓消費者放下戒心,以「麻醉師」來稱呼執行麻醉的護理人員,但被稱呼為「麻姊」的護士,充其量只是受過專業麻麻醉訓練的護理師,其本份為協助麻醉科醫師進行麻醉工作,但真正的監督與劑量判斷,還是應以麻醉科醫師或受過麻醉專業訓練的醫師判斷為基準。
其實並非醫美診所就不能信賴,而是應該在進行任何醫療行為前,慎選執業診所與醫師,仔細評估其醫療專業程度、麻醉專業(規劃判斷方法)、急救用藥與流程規劃,在術前清楚確認所有細節,為自己做好選則。畢竟把生命交到別人手中的事情馬乎不得!希望大家都能在手術過程中獲得高品質與高安全性的療程體驗。
*本文中提及儀器或療程名稱與仿單不同(部分為技術方法介紹,或口語化供民眾理解),僅供參考
留言列表